中低溫一次燒成環(huán)保工藝陶瓷、紅壤陶上彩上釉、高溫素燒高溫釉燒高檔日用瓷等,是德化新近開發(fā)的工藝。過去無法用于制瓷的金屬礦渣利用也取得突破,德化利用金屬尾礦渣有效成分,配制出低溫強化坯料和多種金屬花釉、窯變花釉、結晶花釉等,擴大了陶瓷種類。據德化縣科技局介紹,以合成材料替代天然礦物的“德化玉瓷”2006年12月通過省級專家組鑒定,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德化陶瓷企業(yè)應用智能控制系統和仿形匣缽技術徹底改造柴炭窯爐,根據不同產品選用電能、天然氣、柴油等燒制陶瓷,不僅緩解了煤炭價格攀升的壓力,還減少了污染物排放。記者在德化佳美集團的陶瓷生產區(qū)看到,該集團66米長的全自控高效節(jié)能隧道窯使用天然氣燒制陶瓷,比柴炭窯爐節(jié)能25%,生產能力提高2倍,窯內高溫段溫差由原來的40攝氏度左右降到5攝氏度范圍內,產品合格率提高5個百分點。
德化縣委書記陳全順說,德化還實施了包括陶瓷化工、陶瓷機械、陶瓷花紙、彩印包裝、耐火保溫材料等科研計劃項目。未來幾年,將加強陶瓷檢驗檢測中心、網絡信息服務中心、技術管理培訓中心和設備技術服務中心的建設,促進陶瓷業(yè)整體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。
德化燒瓷技術自唐以來日新月異,瓷種眾多,建白瓷、高白瓷、瓷雕被譽為中國瓷壇的“三朵金花”。宋代,德化陶瓷開始大量銷往東南亞、中東地區(qū),成為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主要輸出商品之一。
。玻埃埃衬,德化被中國輕工聯合會、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“中國瓷都”稱號。2006年,全縣1100多家陶瓷企業(yè)總產值48億元,呈現出傳統瓷雕、西洋工藝瓷、日用瓷等齊頭并進的發(fā)展格局。